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科技创新|抓牢科技创新“牛鼻子”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日期:2024-12-25

内蒙古公司深入践行集团公司“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加快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战新产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内蒙古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战略高度。近年来,持续保持高水平科研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内蒙古公司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1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2项,已获得13项专利授权。
科技项目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芒来露天煤矿扩能关键技术及动态仿真推演》项目成功解决了芒来煤矿转向接续开采程序优化问题,项目成果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芒来煤矿边坡稳定控制开采技术研究》项目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科技创新成果一级转移转化项目,为公司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化安全管控技术体系

聚焦矿山安全生产,内蒙古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以“智能化”引领安全管理“新模式”,通过打造系统化、无人化、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实现生产作业现场等关键场所“人、机、环、管”协同联控,确保风险可防、可控。
打造智能监测网,强化安全预警。在煤矿采掘场和排土场安装了边坡监测雷达和GNSS自动在线监测点,实现边坡雷达监测全覆盖,能够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有效预防边坡滑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地面生产系统车间电缆桥架、竖井、工业场地电缆沟铺设测温光缆监测电缆温度,在采掘场部署热成像双光谱重载云台实时监测煤层温度。部署集卡车调度、定位通讯、防碰撞预警、超速预警、疲劳驾驶预警和驾驶员行为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载终端一体化系统,有效保障人员和车辆安全稳定。
打造智能保障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减人增效。建成供配电集中控制系统、采掘场防排水集中控制系统以及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够对生产现场各类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预警。在采场、排土场、地面储装系统及办公生活区等关键区域布置342台高清摄像头,建成人工智能AI平台,进行重点场景的推理分析和模型训练,完成11个应用场景的智能识别,实现对各类三违行为的主动监测、自动分析和智能预警。通过破碎站无人值守系统、快速定量装车系统、产销无人称重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的运用,实现地面储装运系统远程控制。

内蒙古公司在关键区域部署巡检机器人

打造无人化、智能化项目,提高生产效率。在关键区域部署了轨道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现场工况。引入了采制样机器人和配电室巡检机器人等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采用大载重旋翼无人机测绘系统,实现了对采掘场和排土场的精准测绘和三维建模,提高了测绘效率和质量。全力推进矿用卡车无人驾驶技术运用,目前,无人驾驶矿卡已累计行驶近万公里,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的高效绿色开采。

八大创新助力新型高效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是内蒙古公司依托白音乌拉矿区芒来矿业1000万吨/年的褐煤产能,按照煤电联营一体化模式,在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具有中国中煤特色的“煤炭-煤电-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联营示范基地之一。芒来电厂通过八项创新设计,为电厂建成投产增效提供保障。

芒来电厂设计图

选用高效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采用两级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技术,降低供电煤耗;采用高效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低氮燃烧技术及SCR脱硝工艺、低低温静电除尘器技术,排放物浓度低于国家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采用炉后混合式提水技术,实现生产“零补水”;采用“五塔合一”组合式建筑设计方案,节约建设用地,适应当地恶劣气候条件;机组深度调峰最小出力可达25%,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不单独设置储煤筒仓,利用芒来煤矿现有10.2万吨筒仓经厂外输煤栈桥转运至厂内原煤斗;主厂房采用两列式+侧煤仓布置,取消除氧间,缩小汽机房与锅炉房间距,减少土建结构;灰渣直接回填至煤矿矿坑,降低灰渣处理成本。

科技创新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中煤林西风光制氢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是内蒙古公司立足双碳背景,为解决林西县牛粪工业化处理问题开展的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考虑项目的创新示范效应,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10万吨/年绿色甲醇,配套建设套风150MW、光伏110MW、储能13MW/52MWh(5%/4h)。其他建设内容包括电解槽,储氢球罐、牛粪预处理装置、气化装置、净化装置及10万吨甲醇合成装置及储罐。
该项目通过筛分干燥、低温烘焙、生物质气化等创新技术手段对牛粪进行工业化处理,在干燥烘焙的同时减少牛粪生物质的能量损失,将其充分转化为含碳合成气,耦合风光制氢技术,合成绿色甲醇。该项目是国内首台(套)牛粪气化设备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首次尝试。项目所应用的制粉、气化等关键技术已经完成技术测试,取得良好效果。后续,内蒙古公司将会同科研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对生物质多样化气化处理技术、绿氢合成比例的经济性及稳定性控制进行创新性探索,同步开展生物质除杂及脱水装置的设计研发,持续为项目注入科技力量。
项目建成后,将为内蒙古自治区解决困扰已久的牛粪治理问题,开创新的示范模式。内蒙古公司探索实践中国中煤“无煤化工”理念发展新路径,坚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运用绿色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内蒙古公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项目带技术,技术促项目,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赤峰市林西县、锡盟西乌旗各规划了年产40亿标方天然气的风光制氢耦合煤制天然气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多项突破:一是煤制天然气项目突破煤制天然气与绿电、绿氢消纳耦合重点技术,形成煤化工项目与绿电、绿氢耦合运行系统成果,打造高端化、低炭化新型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示范。二是风光制氢产生的副产品氧气,作为原料投入煤化工生产线,可有效降低空分制氧的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绿氧,实现项目减碳、低碳运行。三是可实现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优化、智能操作、智能视频、智能报表的智慧化工厂。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展望未来,内蒙古公司将坚持以煤为基,聚焦“两个联营+”项目建设,不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积极推进战新产业规划落地,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保障内蒙古公司“12345”发展战略落地见效。